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教育 研学旅行 研学路径 正文

从情境认知理论来看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

来源:互联网 查看: 时间:04-07 03:37

情境认知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前后的“轴心时代”,东西方哲学家对“人类是如何认识世界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衍生出不同的认知观。到20世纪初,以“刺激-反应”为核心的行为主义认知是主流的认知观。

行为主义范式指导下的动物“刺激-反应”实验并不能判断能否推及至人的行为认知。二战后随着心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行为认知提出更多质疑,推动了“认知革命”的发展,以计算机建模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理论成为认知理论的主流。

但哲学家最先对信息加工理论提出疑惑,心智体验如何用计算机解释?于是情境认知得以出现。

从情境认知理论来看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


情境认知理论则将“情境”因素带到大众视野,它认为情境在人的认知和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而研学旅行迅速发展以后,研学旅行产品良莠不齐,有些“只游不学”成为春秋游产品,有些“只学不游”成为校外的“教学课堂”。

从研学旅行的本质来看,应是将中小学生带入现实的学习情境之中,达到“游”与“学”的高度统一,实现教育目标。

从情境认知理论来看,对学习情境的把握,对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促进学生对教育目标的认知,进而实现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了情境在认知中的作用,它认为情境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认知过程也是在情境中发生,对人的认知研究离不开情境。

情境认知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内涵。教育心理学中有“实践场”,即为了达到一种学习目标而设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或环境。

如学校的实验室、课堂等,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建设成为与实际问题产生及解决情境相似的仿真环境或者虚拟环境。人类学研究中有“实践共同体”,即在同一个活动系统中,活动相关者能够清楚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做的事情、所产生的意义以及相互理解,但是共同体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同时存在。

“实践共同体”并非单向指学习者情境中学习,而是指学习者在与情境互动中学习,学习者可以改变情境。

不管是从人类学视角还是心理学视角,亦或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的核心假设不变:认知是个体在与其所处环境的动态耦合中涌现出来的,非个体自身的内化后产物。

由此可见情境认知理论的四大特点:认识的交互、即时、动态和普遍性。

综上所述,情境认知理论发展至今,弥合了认知研究中二元论造成的人与环境的分裂,成为认知研究重要的分支,在不同领域研究中被赋予不同的理论内涵。

本文结合上述观点,认为情境认知理论主要指认知活动是由情境决定的,情境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人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对意义进行建构,进而产生认知、形成知识。在整个互动过程中,以往经验和具身感知发挥关键性作用。而这个情境具有生态学效度,即情境的开放、实际、日常、复杂等特性,不一定是人为设置的,更多地处于自然状态。

研学旅行的首要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需要客观的学习情境和社会、师生的互动支持以及学生的自身学习状态,这一学习机制,可从众多学习理论和学习视角中窥知。

经验学习、情境学习、建构主义等是最贴近研学旅行的学习机制。

建构主义关注学生内部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调用以往经验,从内部建构自身知识和外界意义以及自身与外界的联系,从而获得知识。优势行动价值也关注于学生自身带有的品质,个人品质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两者主要关注个体特征和经验学习,但从研学旅行的特征来看,学习的情境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情境体验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自然环境,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情绪。

因此,在研学旅行的设计中对目的地进行取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目的地其学习内容是大不相同的,一方面需要结合教学目的和目的地特有资源进行选取,另一方面需要考察目的地关键要素的配置及供给方式,如景区解说是否有助于旅游者加深对景区的了解。

除了与自然环境互动,还有社会环境的互动,社会环境也包括人,研学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在与情境的交互过程中,认知产生,形成知识,实现教育的目标。在社会环境互动环节,关于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就会体现设计的精髓和价值,如对博物馆类的研学,如果仅有参观讲解则并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研学旅行的设计中必须要以引发学生兴趣为原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目的,那么研学导师则成为触动学生产生认知的关键人物。研学导师既不是导游也不是教师,而是两者的结合,既能传授教学知识,亦能趣味讲解、带动学习氛围。

目前为止,已有研学导师证、研学导师培训等,对研学导师的管理体系正在加快建立。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产生认知,习得知识,最终学习效果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但能够得到验证的是,此次的研学旅行为下一次研学旅行提供了经验。

情景认知理论体现在研学旅行的各个环节,由此可以清晰地看见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实现路径,即研学目的地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与情境的互动、研学导师的引导中产生认知,研学旅行以学生习得经验和学识而结束,并为下一次研学提供经验。

学习理论来自认知科学、人类学、脑学科、心理学、教育学等各种不同领域,形成学习理论的各种不同理论分支。

其中旅游式学习理论主要来自经验学习、情景认知学习、建构主义学习和转化学习等理论。

本站所有内容未注明“来源:儒师道•教育资源平台”均由合作方或注册用户上传,若内容侵犯您商业秘密、著作权、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提交反馈,也可以根据平台页脚处联系方式与网站管理联系,以便处理。

头条热榜

换一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