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咬文嚼字——嵌字豆糖》研学课程教案
嵌字豆糖师傅用尽心思在这特殊的纸张上描绘出千种文字;制糖亦如画家绘画,行走人生在这方寸之间演绎万般图形。做好的嵌字豆糖只有黄黑两色,一如太极,一阴一阳,一白一黑,风生水起,乾坤浩荡。
2023-03-28 15:18
-
《咬文嚼字——嵌字豆糖》研学课程课件PPT
徽州 (黄山)祁门县嵌字豆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是百姓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传统糕点,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美味可,深为群众喜爱。
2023-03-28 15:16
-
《点草成“金”——麦秆画》研学课程PPT.docx
麦秆画又称麦秸画、麦草画,因其制作材料是麦秆而得名,这是一种凝聚浓郁乡土气息的纯手工工艺品,利用自然资源麦秆经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编、绘等加工处理制作而成。同时根据麦秆本身的光泽、纹理、质感及图案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麦秆画的题材范围很广,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走兽、房屋建筑等都可以入画。
2023-03-20 17:30
-
《点草成“金”——麦秆画》 研学课程教案
麦秆画具备的环保、手工、永久保存等独有的产品特性和艺术性非常合乎人们的需求理念,多麦秆画,变废为宝,取材于田野之间随处可见的小麦秆,它能保持上千年质地不老化,不褪色,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2023-03-17 17:27
-
《小泥哨里传清音》研学课程课件PPT.docx
泥哨用泥巴捏造鸟、兽、虫、鱼等多种动物形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造型强调神似形略,突出动物头部特征,身子捏塑很随意,形成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
2023-03-15 17:02
-
《小泥哨里传清音》研学课程教案
苗族泥哨也叫黄平泥哨,俗称“泥叫叫”,是苗族民间的泥塑儿童玩具,也是一种泥塑艺术品。由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石龙寨苗族老艺人吴国清先生在传统泥俑、陶俑工艺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每个泥哨尾部均留有一个吹气孔和一个回气孔,两孔形成约35度角,能吹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广受儿童喜爱,故名“泥哨”。
2023-03-14 17:31
-
《景泰蓝小匠人》研学课程课件PPT.docx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金属工艺与珐琅工艺的复合工艺品,使用的珐琅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景泰蓝大多以紫铜作为胎体,人工敲打成各种造型,然后用具有一定宽度的铜丝片掐成各种花纹图案焊接到铜胎上面,然后把珐琅材质的色釉填充到上面,再经过反复的烧制、打磨、镀金等工序
2023-03-07 18:35
-
《景泰蓝小匠人》 研学课程教案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金属工艺与珐琅工艺的复合工艺品,使用的珐琅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2023-03-06 17:12
-
《永不凋零的通草花》研学课程课件PPT
通草花质地轻软、色调秀雅,可与真花媲美,甚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因原材料稀有、制作工艺繁杂,那时只有宫廷妃嫔才配享有。 通草绒花在唐代被列为皇室贡品,代表着富贵。 “绒花开不败,但愿春常在”。不枯不败的绒花不仅外观雍容华丽,还谐音“荣华”,正合中国祥瑞文化,因而备受喜爱,故绒花又名“宫花”。
2023-03-01 17:06